发 表 人:Wu_Bridge(清和桥:忍辱负重偷生)          版面名称:CS[324]           
文章提要:回忆---初来乍到(序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源 发 站:中国科大BBS站(Mon, 14 Jun 1999 20:20:45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 六月二日的夜里,写论文写得头昏眼花,不禁又上了BBS ,看到
了很多网友写的文章,很是感人,于是又不禁想写些什么了。想来想
去,还是刚进校时的事我一直深记在心,那么,就写一点吧。结果,
那天晚上,论文只写了一页,这个倒写了三页,呵呵,颠倒了。
    本来也不想贴出来,只是想留点回忆给自己。一直以为:让岁月
去冲洗吧,剩下来的自然是记忆深处的东西。但是,现在我发现我错
了,事情多了,很多事请也就不记得了,除非你是记忆力超强的人!
我不是,所以我还是写下来的好!
    不想贴主要原因还是觉得写得很肤浅,都是自己的事,象记流水
帐似的。但受同学的鼓励,下面我还是将文章贴出来吧,只希望大家
看了不要愤特就好了!
    
 
--
※ 来源: 中国科大BBS站 [bbs.ustc.edu.cn]


发 表 人:Wu_Bridge(清和桥:忍辱负重偷生)          版面名称:CS[327]           
文章提要:回忆---初来乍到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源 发 站:中国科大BBS站(Mon, 14 Jun 1999 21:14:37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
    五年了,太多的事情发生了,也有太多的事情淡忘了,但是来科
大报道的前前后后却始终清晰地映在脑海中,怎么也忘记不了,一想
起,便历历在目。具体什么原因,大家看完这篇文章(如果还能称为
文章的话)想必就知道了。
    记得大一报道是9月7日和8日两天。因为离校近,也没急着动身,
七号上午才来校报道。本来说好爸爸一个人送我,结果临上车时妈妈
舍不得下去了,于是一行三人就来到了科大。当时还带了台灯和水瓶。
    虽然我91年曾来过科大,可是合肥变化得太快,根本记不清了。
印象中记得当时出了东区往南走一段,靠西边有很大一块空地,那里
还有开垦过的园地,和汩汩流动的废水,感觉就是农村。94年再来时
,却再也想不起来那究竟是现在的哪块地方。那时还没有所谓的“世
界第一长统一门面”,只有长长的围墙上刻着各种图案,很是漂亮,
可惜现在的科大人见到过的不多了。
    因为是从南边坐汽车来的,又见不到科大的花样的围墙,竟是错
过了,后来往回走了十几分钟的路才从科大东区北门进去了。我先前
来的时候走的是最南边的门,结果一点想不起来当时科大的地形,直
到以后熟悉了,找到了澡堂所在地,也看到以前表哥住的靠近南门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宿舍,才知道原来走的不是一个门!谁知道有这么多门呢?
    进科大后,问路倒也好问,转个弯一直向前走即可到大礼堂。只
不过没去过这么大的地方,况且第一次去陌生的地方感觉也是大得多
,因此走到118楼附近时觉得不对劲,“咋还没到呢?莫不是要走到街
那边?”只见前面好多各式轿车,当时我很以为那是大街,没料到就
是要报道的地方。//shy
    来到大礼堂前,真是人山人海,我都有点不知所措了。虽然高中
就住校,一直在外面呆着,这次感觉却截然不同。最明显的是连话都
不会说了。原来就没说过普通话,现在非要憋过来,怎么也说不好,
干脆少说为佳,这情景一直持续到军训结束才略有好转。
    先是在门口排队交学费,然后拿着各种证件进去找到计算机系所
在的牌子底下。那时还不知道就是班主任在恭候大家,以为只是学校
工作人员而已,真是没见识。她说已有很多人报过到了,还问我高考
情况,鼓励了两句。虽然后来知道那只是客套话,可当时还是觉得心
里很安慰。得出结论:客套话有时也很有用!
    报名的时候,妈妈一直在外面看着行李,还与人聊上了。对于此
,我一直很佩服,妈妈根本就不会说普通话,却能与素不相识的人一
见如故,我一直做不到。每次跟人在一起时的尴尬气氛十有八九都是
我不自觉的造成的。虽然我觉得妈妈有时废话挺多,她却从来没让冷
场,看来我的观念还得改改,有时候废话很是挺有用的,不可能都是
一字千金、一言九鼎的。
    报完名,得知要坐校车到西区。喊上妈妈,我们便终于来到了西
区,就要找到属于我自己的窝了。那时已经十二点多了。
    一进西区,感觉又是一番滋味。那么空旷,简直不象是个学校。
在二号楼前见到了师兄们的大旗,很是亲切。记得当时生物系一直迎
接到下面的马路,大叫“巴西啦,生物系啦,这边来啊...”,愣是没
听到咱系的叫声。感觉那时师兄远没有现在这么热心,我们迎接98的
新生可是从东区一直迎到西区,然后扛起大包,拎着小包,一直送到
宿舍。虽然如此,见到他们的旗帜,我还是很激动,找到了一个据点
了。在那儿翻着名册,心里想着,这就是未来的同学了。还特意找了
找年龄小的同学,因为那都是同龄人甚至是难得的DD。
    在东区报名时还买了50元的菜票,这时派上用场了。买饭的时候
,四两米饭加上一份韭菜居然要两块钱,当时很令我吃惊,如今我说
出来,大家也许对我也感到很吃惊。高一时平均每天一块钱生活费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高三时物价猛涨,由原来二毛五便可吃饱的饭变成了四毛五都吃不饱
了,但即使那样,每天也就两块钱的模样。如今一顿饭是我高中一天
的伙食费,怎不叫我吃惊。后来基本上每顿饭1.80元,早饭一元以内
,这样每天不超过五元。加上偶尔的奢侈,大约每月150的伙食标准
了。现在,是肯定不够了,食堂的菜一涨再涨,不管市价如何风吹草
动,它仍然是岿然不动、只升不降。再后来,学会了逃课,也学会了
睡懒觉,发现原来早饭是可以省掉的。//xixi
    那天中午两块钱的饭菜我们是三个人吃的,原因一是饭菜凉了,
向一位女生要开水没要到,也许是没听明白的缘故;二是食堂师傅给
的份量颇为充足,足够平时两人吃的。
    胡乱吃点饭,把东西带着上楼了。师兄拿着我的门牌4610,告诉
我们应该怎么走,当时我很惊奇他怎么知道我住六楼,没上过楼又怎
么知道房间在哪儿。真是傻傻的。//shy
    找到610时,兴奋地叫了一声,“就这啦。”进屋后发现我已经是
最后一个了。andy_h,rapier_chen在屋里,slam_zheng不知哪儿去了,
也只有他没有铺床,只是在靠窗户的下铺放了个箱子。妈妈要我铺那
个床,我说算了,刚来就和别人争不好。后来rapier_chen的老爸对我
说,“你妈妈是个很历害的人。”这是我第一次听别的陌生人评价妈
妈,觉得很突然,也不是很明白,也没问他为什么,那时我连话还说
不周全呢。//hehe
    简单地安顿好之后,父母说要替我买一个箱子。于是一起下楼准
备出去采购。很巧的是,一出校门碰到了稳弟和他父亲,也要上街去
。一开始打算去百货大楼,但是走了很远才走到亚太,那时还没有曙
光呢。眼看不可能走到百货大楼了,只好上亚太买了个箱子,72块多
,是我的最奢侈的一件东西,在家中也仅次于吊扇了。同时在黄山路
上还买了个脸盆,塑料的,摔都摔不烂,至今还在用着。
    往回走的时候,已快四点了。由于合肥人生地不熟,父母只好商
量着回家了。原来表哥倒是在合肥,只是报名那天他没来,我们也不
知他在哪儿,只好不指望了。后来听说那次父母半途上被人“卖”了
,也就是中途被人强行要求换车,很晚才到家。辛苦了整整一天!
    我呢,扛着箱子,拿着脸盆,一路慢慢地走回来了。那时倒也不
觉得黄山路有多长,以前上三河,经常步行二十多里路,一天来回五
十里,也不很累。现在已很少走黄山路了,都是骑车,绝不愿意走路
了,不知是懒还是要抓紧时间。回来后,心中总有一份沉重的失落感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。周围没有一个熟悉的人,老乡也不知来了没有,来在哪儿?
    那天晚上,宿舍灯还不亮,四号楼是刚建的,大一时修补的敲打
声一直伴随着我们。正在跟室友聊天时,有人叫我的名字。出去一看
,简直要热泪盈眶了。原来是9311的师兄和另外一位西区老乡来找我
。在我来的第一天就找到了我,令我很意外,也很感动。第二年,我
也早早地找了下西区的老乡,即是由此而来。当下随便的聊了聊,也
请教了一些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。怎么上课啊,怎么上自习啊,还有
上机的问题。听说还要自己买软盘,觉得有点奇怪。虽然当时还不知
道软盘是啥模样,但觉得连这个要自己掏钱来买,是不是有点不近人
情了。我也不知道这个想法是怎么产生的,现在想来很自然的一件事
嘛!
(也许还要写的,但那是以后的事了,一时是没心情了,要答辩了!)
 
--
※ 来源: 中国科大BBS站 [bbs.ustc.edu.cn]